泥鳅高密度养殖(泥鳅高密度养殖技术工厂化)
4
2025 / 04 / 30
一是底肥饲养法。在养鳅池底将有机粪肥、稻草相间铺放,厚约30厘米,按每平方米撒生石灰150克后再铺上10厘米肥泥,注水1周后可放养泥鳅。
为了提高泥鳅卵子的受精率,亦可采用人工催产繁殖。催产时间在4-5月份,要求天气晴朗,水温在22-28℃。
施足基肥,泥鳅的食性较杂,水体中的植物、小动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都是它的食物。苗种下塘前要施足基肥,以繁殖饵料生物。一般每平方米施有机肥10-15公斤。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如下:池塘建造 养殖泥鳅的池塘四周需要高出水面40厘米,池埂坡度60℃~70℃,池深80厘米~100厘米,水深保持在30厘米~50厘米。
1、选择场所 养殖泥鳅需要选择合适的场所,一般泥鳅生长在淤泥中,所以在养殖泥鳅时可以使用废弃的鱼池或者虾池,同时在选择养殖场所时也需要注意,不能选择周围有污染源的场所,以免在养殖泥鳅时出现泥鳅中毒死亡的现象。
2、养护:泥鳅饲养期内必须按时鱼缸换水,维持水里的清晰度在30公分左右,每日清理工作清扫鱼饵台,降低细菌繁殖,水的温度维持在22-28度最好,同时在泥鳅的繁殖季节,亲鳅产破卵后立即捞起来鱼籽,以防被泥鳅吞掉。
3、水温:养殖小泥鳅需要将水温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可以保持在10-30度,尽量别低于10度,也别高于30度。阳光:养殖小泥鳅时,尽量不要有太强烈的光线,有强烈的直射光时需要适当遮挡一下。
1、养殖泥鳅的方法有:池塘建造、放养前准备、投苗种、饲喂方法、饲养管理、日常管理等。池塘建造 养殖泥鳅的池塘四周需要高出水面40厘米,池埂坡度60℃—70℃,池深80厘米—100厘米,水深保持在30厘米—50厘米。
2、选择场所 养殖泥鳅需要选择合适的场所,一般泥鳅生长在淤泥中,所以在养殖泥鳅时可以使用废弃的鱼池或者虾池,同时在选择养殖场所时也需要注意,不能选择周围有污染源的场所,以免在养殖泥鳅时出现泥鳅中毒死亡的现象。
3、一是底肥饲养法。在养鳅池底将有机粪肥、稻草相间铺放,厚约30厘米,按每平方米撒生石灰150克后再铺上10厘米肥泥,注水1周后可放养泥鳅。
4、饲料:养殖小泥鳅时,还是需要给它们准备合适的饲料。可以主要给它们吃动物饲料,动物的内脏、蚯蚓、黄粉虫、蚕蛹等都是比较常用的。也可以给它们吃豆渣、玉米粉等。
5、养殖泥鳅的方法如下:泥鳅应保持在24-27℃的最适水温范围内。泥鳅是杂食性鱼类,故可用米糠、小麦、蝇蛆作饵料,一般一日三次。摄食率通常由摄食量决定。
6、池塘建设 在养殖念带桐泥鳅的池塘周围,需要高出仔坦水面40厘米,坡度60℃~70℃,深度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池塘周围要用网、塑料板或瓷板做围墙,防止蛇、老鼠等敌人进入养殖区。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