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高密度养殖(泥鳅高密度养殖技术工厂化)
4
2025 / 04 / 30
1、对于池塘规划,选址既要考虑水源、排水条件,也要注重防逃设施和敌害防治。肥水管理是基础,掌握适当的密度控制和营养补充,同时注意养殖周期的管理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精细到位。捕捞和销售技巧同样重要,灵活调整市场策略,以满足不同阶段的市场需求。
2、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足,周围没有污染源,保水能力较好,排灌方便,不受洪水淹没的田块进行稻虾共生养殖,可有效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稻田饲养龙虾可为稻田除草、除害虫,少施化肥,少喷农药,养虾稻田一般可增加水稻产量5—10%,增产龙虾80公斤左右。养殖面积越大越好,可节省管理和防逃设施费用。
3、投苗密度 龙虾养殖不论哪种养殖模式,投放密度一定不能过高。哪怕是塘口精养密度也要控制在80至100斤每亩,混养模式密度更要降低,控制在50至60斤每亩。苗种投放密度过大,会给池塘环境、管理等各方面带来巨大压力。很容易造成龙虾规格偏小,虾容易因饵料缺乏、养殖环境差、缺氧等因素导致死亡。
(1)鲟鱼最低可以忍受0℃的水温,最高不能超过35℃。(2)人工养殖鲟鱼,适宜水温为20℃,生产期和孵化期的时候,水温控制在19℃,冬季的时候,水温控制在15℃。氧气溶解量 人工养殖过程中,水体中的氧气溶解量保持在5mg/L以上。如果氧气溶解量低于5mg/L,鲟鱼的食欲会有所下降。
鲟鱼养殖条件 水温 鲟鱼对水温的要求不高,能够比较快的适应各种水温,可承受0℃的低温,高温不超过35℃即可,养殖水温一般在20℃,生产期与孵化期时需将水温控制在19℃左右,冬季为保证鲟鱼食欲正常,需将水温控制在15℃左右。
仔鱼饲养:驯化阶段,日投饵率为20-30%,正常摄食后,日投饵率为15-20%,ph为5-5,氧气溶解量在6mg/L以上,水温控制在16-25℃。幼鱼饲养:0.2-1g/尾的幼鱼,日投饵率为10-15%,1-3g/尾的幼鱼,日投饵率为10%,3-10g/尾的幼鱼,日投饵率为7%。
大水面养殖鲟鱼的水域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水质条件。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各项理化指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水中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pH值为5~8,水温在2~28℃。二是生物条件。水体中杂食性鱼类种群数量低,特别是底栖杂食性鱼类、凶猛性鱼类的数量必须很少。
中华鲟需要养在水质良好水深8米以上。网箱:常用5乘5米规格,网目大小以不逃鱼和有利水体交换及底网不漏饵为原则。苗种:4月中下旬放苗,水温10到15度最佳,密度40到50尾每平方米。饲料:人工配合颗粒料,主要有鱼粉,酵母,血粉,小麦,玉米及蚕蛹等。每天巡箱检查鲟鱼健康状况。
中华鲟养殖水温条件 中华鲟是硬骨鱼纲、鲟科的鱼类,一般常见的个体体长为0.4-3米,体重大约50-300千克,中华鲟对水域有一定的要求,养殖水温必须要在0℃以上、30℃以下,这样的水温才适宜养殖中华鲟。
1、如果面积过小,水环境将不太稳定,并且占用堤埂多,相对缩小了水面。但是,如果面积过大,投喂饵料不易全面照顾到,导致吃食不匀,影响翘嘴红鲌的整体规格和效益。(5)水深:池塘主养翘嘴红鲌是一种新品种的精养方式,因此对池塘的容量是有一定要求的。
2、要使稻田养殖翘嘴红鲌的水面能长时间保持较高的溶氧量,一是适当加大养鱼水体,主要技术措施是通过挖鱼沟、鱼溜和环沟来实现;二是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保持微流水环境;三是经常换冲水;四是及时清除田中翘嘴红鲌未吃完的剩饵和其他生物尸体等有机物质,减少它们因腐败而导致水质的恶化。
3、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翘嘴红鲌鱼巢,在制备方法是有一定区别的。一是用棕榈树皮制备鱼巢,先将棕榈树皮用清水洗净,主要是清除它表面上的污泥杂物,然后放在大锅中或蒸或煮,约1小时左右,目的是除掉棕榈皮内部含有对鱼卵有害的单宁等物质,晒干后备用。
4、翘嘴是常见的经济鱼种,学名翘嘴红鲌,别称大白鱼、翘嘴巴、鮊刺鱼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红鲌属淡水鱼类,我国除西北地区外各地均有分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极富营养价值,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栖息环境 大翘嘴多在水体中上层活动。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