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技术,泥鳅养殖技术与养殖方法

个人学习 64 2024-07-19 16:30:44

养殖泥鳅的技术是怎样的

水色以黄绿色为宜。- 当水温达到30℃时,应经常更换池水并增加水深。- 冬季需增加池水深度,并在池角施入牛粪、猪粪等厩肥,以提高水温,确保泥鳅能安全越冬。总结:通过以上泥鳅养殖技术的介绍,相信您对泥鳅的养殖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这些信息能对您有所帮助。

泥鳅养殖技术是:池塘条件 池塘养殖泥鳅,可选靠近水源区域,面积以200-400㎡为宜,池塘水深在40-50厘米,水质偏酸、池底平坦淤泥少。在苗种下塘前,好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混合清塘消毒,水深在10厘米左右亩用生石灰50公斤加漂白粉15公斤溶水全池泼洒。

发现泥鳅时常游到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越冬季节,12月至次年2月可不投喂,只需增加池水深度,在池角放入猪牛粪,以提高水温,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池塘建设 在养殖泥鳅的池塘周围,需要高出水面40厘米,坡度60℃~70℃,深度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池塘周围要用网、塑料板或瓷板做围墙,防止蛇、老鼠等敌人进入养殖区。此外,进水口和出水口用120目网布包裹,防止泥鳅逃跑、敌害生物、野生鱼卵、鱼苗进入池塘。

本地泥鳅养殖技术

池塘处理:池塘四周夯实,周围修建好防逃设施,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并在出水口处设鱼溜。放养:每平方米放养50-60尾泥鳅苗,放养前,进行消毒。投喂:5-6月份,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4-5%,7-8月份,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8-10%。9-10月份,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5-6%。

建设场地 想要养殖泥鳅,就要在场地的建设上开始准备。场地一般是选择泥底的鱼池,如果是水泥地则需要铺上15-20厘米的泥土为底,面积一般在1亩左右即可,在进行投放之前要对池底泼洒生石灰等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场地选择:泥鳅养殖应选择水源清洁、环境安静的地方。鱼塘在养殖前需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并在阳光下晒一周以确保水质。 鱼苗挑选:选择健康无病害的泥鳅鱼苗进行养殖,并在放养前进行消毒处理。 放养时间:当外界温度稳定在10℃左右时,即可将鱼苗放入池塘中。此时应适当喂食,以保证泥鳅生长。

其养殖技术措施如下: 鳅池条件。 泥鳅以单养为好,应选择向阳近水、家宅附近便于管理的地方建池。池的面积以100平方米左右为宜,池的深度80 厘米,池壁泥土应夯实,有条件的可用水泥抹光或用厚质塑料薄膜围造。进出水口以铁丝网拦挡,防止泥鳅逃跑。

播种。泥鳅苗上塘时间为每年5月,种植密度为1500-2000只/m2。鱼苗投产过程中,要注意放养前的试水,检查水体毒性是否消除。饲养管理 泥鳅苗体长小于2cm时,可根据水情适当追肥。追肥可以用发酵的猪、牛、鸡、人粪等农家肥,每天早晚各撒一次。

水温、泥鳅数量等因素,可以灵活调整喂食量。如果水质较差、水温较高、泥鳅数量较多,可以适当减少喂食量。疾病防治 泥鳅的疾病防治也是泥鳅养殖的重要方面。定期对养殖区域进行消毒,可以有效地预防泥鳅的疾病发生。通过观察泥鳅的行为、食欲和健康状况等,可以及时发现泥鳅的疾病,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池塘养殖泥鳅技术

1、要根据水质情况,经常投施一些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培育水中的天然饵料。除施肥外,每天还要投喂人工饲料、投喂量可依季节不同而异,3月份为泥鳅总体重的1%,4-6月份为4%,7-9月份为10%,10月份为4%。池塘内要设食台,将饲料投在食台上。

2、池塘处理:池塘四周夯实,周围修建好防逃设施,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并在出水口处设鱼溜。放养:每平方米放养50-60尾泥鳅苗,放养前,进行消毒。投喂:5-6月份,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4-5%,7-8月份,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8-10%。9-10月份,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5-6%。

3、池塘养殖泥鳅的技术:建造池塘、投放幼苗、饲喂管理。建造池塘 池塘养殖泥鳅时,要在水源充足、背风向阳、无污染的场地建造池塘,池塘面积在3亩以内,而且池塘的进出水孔要安装防护网,避免泥鳅逃脱,并且要定期为池塘更换水质,以免滋生细菌,影响泥鳅的存活率。

4、泥鳅养殖技术是:池塘条件 池塘养殖泥鳅,可选靠近水源区域,面积以200-400_为宜,池塘水深在40-50厘米,水质偏酸、池底平坦淤泥少。在苗种下塘前,好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混合清塘消毒,水深在10厘米左右亩用生石灰50公斤加漂白粉15公斤溶水全池泼洒。

泥鳅养殖技术,泥鳅养殖技术与养殖方法 第1张

泥鳅养殖技术

1、泥鳅养殖技术如下:池塘消毒 在放养泥鳅苗前,要彻底清理池塘,对池塘进行消毒,可以提前20天用生石灰清理池塘,然后用增氧颗粒以及复合盐有效改善水质,清塘完毕后,要重新加水,可以在池子里种一些空心菜、藕、茭白、水葫芦、水花生,这样有利于改善水质和泥鳅躲避阳光。

2、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害等情况,同时,观察养殖池有无渗漏水,泥鳅有无逃逸现象,水泥池要每天清除残留饲料,做好日常记录。=== 泥鳅人工饲养 分类:其它实用技术/养殖 适用范围:不限 (1)专池养鳅。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

3、养殖泥鳅时,应确保水温维持在24至27℃的适宜范围内,以促进泥鳅的生长和健康。 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可以投喂米糠、麦粒或蝇蛆等饵料。通常每天投喂三次,投喂量应根据泥鳅的采食情况适量调整。

4、若用水泥池养殖泥鳅,新建水泥池塘在进水前一定要浸泡1个月以上或进行脱碱处理,池塘底部要铺有15~20厘米的壤土;土池土质以壤土为佳,渗水严重的区域要进行防渗处理,防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防渗布防渗,防渗布上层铺20厘米左右的壤土;另一种方法是池底用三合土夯实。

5、泥鳅养殖技术是:池塘条件 池塘养殖泥鳅,可选靠近水源区域,面积以200-400㎡为宜,池塘水深在40-50厘米,水质偏酸、池底平坦淤泥少。在苗种下塘前,好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混合清塘消毒,水深在10厘米左右亩用生石灰50公斤加漂白粉15公斤溶水全池泼洒。

养殖泥鳅技术

1、池塘条件目前人工养殖泥鳅多用水泥池或三合*池进行养殖,池塘条件要求:面积以2-3亩为好,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15-20厘米厚的肥泥等。而且在池塘选址上要考虑排灌、交通、阳光、水质等环境因素。

2、泥鳅要饲养在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米糠,或者麦、蝇百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度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3、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泥鳅养殖技术培训是一项重要的活动,通过培训可以学习到养殖泥鳅的方法与技巧,帮助养殖者提高养殖效益。本文将全面解读泥鳅养殖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对广大养殖者有所帮助。

4、场地:养殖泥鳅需要准备干净、消毒过的池塘,一般使用生石灰溶液消毒。选种:现在优良品种的泥鳅放入池塘。喂食:定期喂食,一般使用豆饼、酒糟、麦麸等饲料。养护:每天需要进行巡查,观察池塘中是否有染病的泥鳅,及时将其捞出处理掉,避免其它泥鳅感染。

5、鱼池建造:在大棚里开挖一个鱼池,池的深度为两米,池底和池壁一定要夯实,在底层铺上一层三十厘米厚的肥泥,池边的四周需要铺上一层塑料薄膜,还需要在池子的两边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的高度一定要高于池水面,排水口最好是设在池底,在进水口和排水口需要安装尼龙网防止杂物的进入和泥鳅的逃走。

上一篇:转运竹养殖温度,转运竹栽培
下一篇:农村好项目养殖,农村最有潜力养殖项目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
滇ICP备2023005910号